韶关学院-韶关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韶关学院法学院新生们

[复制链接]

29

主题

33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0:3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长者,我觉得有必要教给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江泽民

我们有点话说给大一的法学新生们听。
可惜我们既不是长者,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人生经验。
大抵多是一些情怀的话,趁着大家还年轻,还有情怀,还有年少荒唐和轻狂的时间,不至于迷茫太多,蹉跎太多。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法学生
你很难说是法学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法学。大概都不是,也大概两者都是。当然还有些是被调剂的。
总之你就那么成了一个法学生,最大的情况下,你要在法学院度过四年,然后考法考,考研,或者另投他路,都是你的选择。
只是当下你就这样成了一个法学生。
可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法学生?
不是什么人都是李狗嗨,不是什么人都是何以琛,远离了那些银幕上的形象,你就是你,不知前路的一个法学生而已。
初心为何?
希勒尔第二条训诫:
如果只是为了我自己,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说到底,读大学,读法学,所读种种,最后为你自己。
有人为了正义读的法学,以为的法学是一门伸张正义的学科。我不置可否,也不知是否。《申命记》里说:“正义,你要追求的是正义”,许久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为自己或者为他人的时候,正义是不同的,对于程序和实体而言,正义也略有不同。除了上帝,正义大概从来没有被谁真正掌握在手里,特别是律师。很多人以法律之名行审判之事,其实只是在未审先判,然后私自用刑。
有人为了挣钱读的法学,你许多年后大概要先失望一下,在这个行业里二八法则依旧存在。许多年的拼搏之后,你不一定是一个大律师,不一定年收入千百万,也不一定有自己的律所。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别无二致,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以及足够的关系,才有更大的可能成为一个“赚钱”的律师。总的来说还是那句白烂的话,好好读书。至少不是把太多的时间扔在宿舍打LOL和守望屁股,然后再在每个期末在抱怨老师怎么没给重点或者重点怎么那么多中死记硬背,然后度过一个又一个学期。
有人是因为热爱、崇敬,这大概是最好的了,但愿这些美好的情感和动力不要消退得太快。这个学科、这个行业真没那么光鲜,要学的,要付出的,也太多太多。你要是尝试着问问身边认识的一些法律人,去网络上看看一些真正的法学长者教的一些人生经验,你会知道此路长且艰。《鹿鼎记》里少林高僧的一句台词:学了六十年,才锵锵跪在门口。”大概是对于法律人而言,有点夸张但也不太过的一个写照了。而如果真的想成为心目中那个值得尊敬的法律人,你的偶像就不该是何以琛和李狗嗨,大概应该是《Law and Order》里前四季的检察官Stone,恪守着法律的严谨,心怀人情的温暖,也尽力守护这正义的边界。
还有人因为调剂,也或者将来也完全不打算从事的职业。但愿你不要被那些法条法规法理成为你的枷锁,在死记硬背中困得太苦。但也尽量试着亲近一下这门还算有意思的学科?绝大部分本科法学生毕业后,ta的知识水平相较于法学的殿堂而言,也只停留在法学知识扫盲的阶段罢了。或许你在这些法学知识的填充之下,也能成为这样一个略为充实的人。但即便是这样的水平,对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人素质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永远要谨记,“理性”,这个最为可贵的词语,大概永远不是属于所有人的。不是学了法学就成为一个理性的人的,太多人披着理性的西装,骨子还是一个暴躁而充满戾气的人。但愿你真的能在法学的熏陶中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更优秀的自己,然后踏上另一条崭新而美好的,属于你的路。
最后还是那句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的初心又是什么?
怎么成为一个好的法学生
人们对很多社会现象都抱有普遍的好奇心:人贩子为毛不判死刑啊?竟然有人还给马蓉辩护?学法的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早就心知肚明了。因为,法学专业是一个有容量的社会学科。这个专业课程和很多其他都有关联:心理(犯罪心理学)、历史(法制史)、哲学(法理学)、政治(宪法和行政法)、经济学(商经法)等等,可以说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好了给身边的小伙伴普法一下也是十分愉快的装逼体验。笔者认为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上专攻知识产权法方面或者经济法方面前景可以说十分广阔。若选择了法学专业又对做学问不感兴趣的同学,但日后希望从事法律实务方面,可以选择早一点如大一寒假到单位(律所、法院、检察院、公证处等)做实习,能学会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相当于预习了专业课程。
至于法条,先放结论:肯定要背的。讲道理,初中课程比小学课程难,高中课程比初中课程难,大学课程肯定会比高中课程难。虽然说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是“扫盲”水平,但即使是中学时代全班前三的邻家小明,上大学之后也会发现很难拿到一门课九成的分数。有种说法是这样的“三分运气七分努力,还有九十分浓浓师生情”,这就是期末考时期法学院的真实写照。当然,要是你能把法条一字不差地默写在试卷上,“浓浓师生情”就马上建立起来了。但其实呢,背法律条文也没想象中可怕,主要也是定义和阐释这两类。笔者的老师说过“一开始要抛开法律,用你的常识去想,就是common sense。”如果自己已经建立了一个常识体系,记忆难度就下降了很多,因为对自己来说需要记的内容变少了,只需要把常识拼凑起来就可以了。如果能把枯燥的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案例,(注意不是搜集案例,因为很多条是没有现成案例的。)同样记忆的难度便会大幅降低。
入学之后,首先诸位新生会看到大二的学长学姐们热情地帮忙拎包嘘寒问暖,又会看到大三的学生会主席各部长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等到迎新晚会上,校会主席,院会主席穿一身帅气西装登台,给大家做演讲宣传。不由得感叹“感觉好屌好屌,我也要加入。”他们会跟你说加入学校社团活动有多丰富精彩多少帅哥美女等着勾搭,但肯定没说的最关键的事情是,他们在学业上省下来的时间是去做对自己将来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了呢,还是用来窝在寝室打游戏了。我认识很多同学都是学业勉强及格甚至挂科,还炫耀“没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之类。有些人是因为贪玩,忙拍拖忙上分;有些人却创业,做项目,策划商家活动,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这里说说笔者的一个同学,主要是做体育方面的活动,他说:“为什么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受到那么多“不公平”对待?因为技不如人,不论是竞技实力,还是规则运用能力……美国利用了很多规则漏洞翻盘,以后体育律师很有职业前景。”所以,在未来应聘的时候,如果自己只有分数,那HR自然只看分数。但如果有比分数更有价值的东西,它会比分数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
我们在图样图森破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个成功的范式:毕业进到牛逼公司,出国申请到名校,就算是成功的范式。再或者,学长学姐告诉你,某某项目很好,值得去读。又有学长学姐告诉你,学法律要学很多理论要背法条到天亮,会很难。再比如,辅导员老师说,要读研出路才会更好。很多同学不多加研究就把这些本来是观点的说法当成事实拿来指导自己。如果运气好碰到好的师兄师姐好的老师,那还是贵人相助,如果碰到相反的情况,就真的GG了。好比笔者上大一期间,不少师兄师姐都鼓吹读书不重要,大学课程过了就好,更多要去社会上锻炼去实习云云(现在依然很多人鼓吹这个观点),差点就上了这波人的当。但真正进入社会后才会发现,每个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再会去关注别人干什么,什么是范式了。切记不要仅仅因为“多年经验”为理由就轻信他人,在你对这经验寄予厚望之前,一定要确定,这个人已经从他所谓的“多年经验”吸取了足够的经验教训。
最后,自己越对法学了解就越明白要怎么学,因为法条背后是整个人类的理性力量。我不在乎是否拥有个1亿的小目标或者亦或是天上掉王思聪的机会,也不爱喝各种大神的鸡腿或者鸡汤。因为我相信,法学可以给我自己铺就一条只属于我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有人会说“法律是信仰。”“要信仰法律。”笔者认为法律也不是信仰,它有足够多缺陷让人难以接受。笔者大概没有机会亲自去修改它吧,路还很长,这次轮到你们接班开车了,有温度的法律人们。
奉上一条最喜欢的法谚    “The life of law doesn't lie in logic,but in experience.”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End

关注韶关学院青年法学会,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本文转自羚羊司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擅自用于一切商业用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2-25 21:56 , Processed in 1.5928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